储存产品害虫昆虫幼虫臭氧暴漏实验
处理在20±1◦C和65±5% RH的受控气候室中进行。臭氧是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。离开发生器的空气的温度是通过将其引入水浴中的管道来调节的。一个泵将气态臭氧抽过一个有机玻璃盒子(长115厘米,宽60厘米,高20厘米),盒子里装有试验昆虫的容器被放置在离底部2厘米的格栅上,以确保臭氧均匀分布。未经处理的对照组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,在相同的时间内被放置在类似的房间里的类似的盒子里。
在线监测处理箱内臭氧水平。使用气体探测管,在长时间接触臭氧(总共37次臭氧处理中有5次)后,在线监测仪出现故障的一些测试中,它们也被用作唯一的臭氧测量方法。
暴露于臭氧后,测试标本在菌落维持条件下孵育(表1)。每天观察自由暴露阶段,7天中至少有5天,很多7天,或直到所有处理过的昆虫死亡。有内部阶段的容器被保存,直到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的标本作为成虫出现,至少3周。
测试了一系列不同的臭氧剂量和接触时间组合。进行了初步试点试验,以确定外部喂食者(点间倍蝇)和内部喂食者(三种象蛉)的致死剂量和暴露时间组合(表1)。这些试验开始时剂量非常低(10 - 20ppm,持续5天)。增加剂量和治疗时间,试图获得所有阶段的完全死亡率。
然后在大约35、75、100和135 ppm的浓度下进行测试,暴露时间分别为5、6和8天。在获得这四个物种的完全死亡率后,对其余七个物种进行了两种不同处理方案的试验:一种是自由暴露阶段(35 ppm, 6天),另一种是内部阶段(135 ppm, 8天)。在选定的品种和阶段上试验了其他几种组合。
结果:自由暴露阶段(除了少数例外)用 35 ppm 的臭氧控制 6 天。籽粒内的内部阶段需要暴露在 135 ppm 的浓度下 8 天才能完全死亡。